工程概况及片区划分
惠东县正在推进多个片区的排水防涝系统提质增效工程,包括平山街道的青云片区、九龙峰增光片区以及大岭街道五圣庙片区等。其中,平山青云片区工程涵盖改造排水立管、新建小区及市政排水管网、清淤修复现状管网、道路修复等内容,并计划扩建污水处理厂和搭建数字化智慧排水平台。九龙峰增光片区则涉及排水管网修复、一体化泵站建设及智慧监测系统部署。
清淤与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
工程中广泛采用排水管网清淤及非开挖修复技术。例如,大岭街道五圣庙片区项目对现状排水管网进行清淤修复4305米,并采用洗管洗井工艺处理15320米管网,底泥清淤量达4467立方米。平山街道片区则对4305米管网进行清淤修复,并配套洗井作业。非开挖修复技术具体包括原位点状修复、紫外光固化整修等方法,以减少对路面的破坏并提升施工效率。
淤泥清淤外运与配套处理
各片区工程均包含淤泥清淤与外运环节。例如,大岭街道五圣庙片区明确底泥清淤4467立方米,平山青云片区规划底泥清淤****立方米(具体数值因原文加密未显示)。工程还配套道路破除修复工作,仅五圣庙片区道路修复面积达219376平方米,确保清淤后路面恢复通行功能。此外,部分片区通过扩建污水处理厂提升淤泥处理能力。
智慧监测系统集成
为提升防涝效能,工程同步构建数字化智慧排水平台。平山青云片区设置排水管网监测点121个、内涝点监测点18个、河道监测点2个及雨量监测站点9个;九龙峰增光片区部署管网监测点70个、内涝监测点12个、雨量监测点4个。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实现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控与预警,为长期运维提供技术支持。
分阶段实施与投资规模
项目采取分阶段推进模式,例如平山街道工程分为四期,涵盖青云、高桥水、北片区及南湖片区,总投资估算未完全公开(原文加密)。大岭街道五圣庙片区一期工程监理招标金额为538.88万元,涵盖监理服务及配套技术管理。各阶段均严格执行招标规范,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透明度。以下为管道清淤施工方案的核心要点,结合行业规范和实际工程案例整理:
一、施工准备
1. 现场勘察
- 检测管道使用年限、堵塞程度、周边建筑物结构完整性。
- 使用专业仪器测量淤泥高程、管径及管道走向,核对设计图纸。
2. 设备与人员
- 配备高压清洗车、吸污车、鼓风机、防毒面具、氧气瓶等设备。
- 施工人员需通过安全培训,特种作业(如潜水、井下操作)持证上岗。
二、施工流程
1. 排水与通风
- 在淤泥外侧开挖纵向排水沟,引导水流归槽,并设置土埂防止倒灌。
- 使用鼓风机对检查井强制通风30分钟以上,检测有害气体(CO、H₂S等)达标后方可下井。
2. 分段清淤
- 按管径和长度划分3-4段,优先采用“自上而下”或“自下而上”人工清理。
- 高压水枪稀释淤泥→吸污车抽吸→人工清理残留砖石。
3. 淤泥处理
- 部分淤泥用于植物肥料或护坡,其余外运至指定场地,运输时覆盖防撒漏。
三、安全与质量控制
1. 安全措施
- 设置围挡、警示标志,专人指挥交通;井下作业需系安全绳,井口设2人以上监护。
- 每30分钟轮换井下人员,配备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。
2. 质量保障
- 执行“自检→互检→交接检”制度,关键工序报监理验收。
- 采用标准化作业,对不合格工序返工处理。
四、特殊场景应对
1. 景区/城区施工
- 优先人工清淤,避免机械噪音污染;淤泥日产日清,减少对环境影响。
- 夜间作业需申请许可,配备充足照明设备。
2. 雨季施工
- 监测天气变化,预留应急排水通道;淤泥堆放区覆盖防雨布。
五、创新技术应用(可选)
- 智能清淤机器人:适用于狭窄或危险管道,支持自主导航、远程监控及多功能清淤(如检测、排污)。
- 污泥资源化处理:通过脱水固化技术将淤泥转化为建材或绿化土,减少外运成本。
引用说明
完整方案需结合具体工程参数调整,详细设备清单及验收标准可参考等施工规范文档。